首页
手机版 | 网站地图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网站颜色:
 

赵建军——老房子里淘宝贝的收藏家

藏品艺术网http://www.cpysw.cn 来源:人民网-河南分网2015-03-23 21:04:59 手机看新闻

博爱味古轩,2000多平方的三层楼里,摆放着琳琅满目古香古色的藏品,其中大多是古建筑构件和牌匾、民俗品等。茶语间,他向记者缓缓讲述他的收藏史。

赵建军出生在博爱,博爱过去是怀庆府的所在地,明清时出了不少大商人,这些怀商建的许多老房子在他儿时的记忆中扎下了根。在改革的大潮中,和许多弄潮儿一样,他也下海了。

3年前一次偶然的机遇,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,他进入了收藏事业队伍,走上了收藏事业之路。

那是2012年夏季,他与朋友去乡下一村庄办事,发现村里的老房子要拆除,看到老房子上的雕梁画柱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,潜意识中,他感到应该保护起来,他便与房子的主人商量,出钱买了下来。没料想,从此一发不可收拾,深陷其中,不可自拔。

近年来,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,许多有价值的老房子却遗憾地没有列入文物保护范围,如果没有人来保护,就会走向消亡。赵建军决定收藏流散民间、将要消失的古建筑构件和民俗实物。他说:“先辈们世代生活在中原地区,这里凝结了他们太多的情感和记忆。我要让人们记住记忆、留住乡愁。”为了在收藏事业中有所建树,他与焦作收藏届的许多人交朋友,不断请教,还跑遍山西、山东、陕西等地古玩市场,和许多藏友交流、探讨收藏。

因为是自费收藏,赵建军历尽艰辛,时常为资金短缺头痛。一次,为了买一批木雕,他花费了40万元。为了资金周转困难时,四处借钱。有时买过东西,口袋中只剩下几十元钱。但是,他从来没有后悔。有段时间因资金困难,眼看那雕琢精美的民俗物品可能离开故土而消失,他仿佛听到了它们悲哀的哭泣,感觉它们像是被子女们遗弃的鳏寡老人。为此,他把自己价值800万元的商铺贱卖500万元出手。

一次,他在乡下农家发现了一块匾额《耕读传家》,中间刻有福禄寿人像,十分难得。主人的老房子已经拆除了5年多了,这个匾额一直舍不得出手。赵建军便多次上门与老人聊天,先买些老人家的小东西,跟对方逐步熟悉。一天,他带了近万元再次来到老人家中,劝说老人将匾额由他收藏,并承诺老人可以随时去看。看到老人有点动心,他就拿出两大把百元大钞塞给老人,终于老人被他的诚意打动了,将匾额转给他收藏。

文革时,匾额的主人为了保护匾额,用煤泥把匾额四周糊住。将匾额拉回家中,他与妻子王文一起对匾额进行仔细的清洗。清洗后,匾额显示出了原来的模样。北京等几位收藏家看到后,出高价要收藏,被赵建军婉言拒绝。

“赵建军对收藏事业的执著,真是难能可贵,有时为了一件藏品,几经周折,多次往返,不惜代价,没有征集到誓不罢休。”了解他脾气的焦作收藏家协会会长刘宝林说。

三个月前,赵建军听说山西有个人家中有清代八扇窗户,工艺十分精美。他便多次前往,希望收藏。第一次见面,感到价格不合适,就回来了。想了想,感觉八扇窗户确实是好东西,就又跑去两次了,最后,双方达成共识。还有一块清初的“皇恩三赐”的牌匾,赵建军先后跑了五次,往返3500公里,用了两个月的时间,才终于如愿以偿。

强烈的收藏兴趣使然,三年来,赵建军先后投入资金进千万元,用于收藏、维护、抢救各种民间收藏品。如今,他已是一位名符其实的收藏家,是焦作收藏家协会杂项专委会的主任、省收藏家协会会员。

至于下一步设想,赵建军说,他要坚持不懈地把收藏搞下去。计划搞一个民间博物馆,更好地把收藏的东西展示出来,不断丰富和发展收藏文化事业。(万云)


新闻营销热线:010-87272738-801
新闻投稿邮箱:news@cpysw.cn
打印 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 评论关闭返回顶部
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:
Tags:赵建军 老房子 收藏家 杂项 [ 责任编辑:丁鹏飞 ]
上一篇女主播热衷收藏橡皮擦:上千块橡.. 下一篇千金尽散名迹留芳:那些民国时期..

评论

帐  号: 密码: (新用户注册)
验 证 码:
表  情:
内  容:

热点资讯
更多>>
藏品艺术网国画热销中..
更多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