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手机版 | 网站地图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网站颜色:

博物馆大力加强线上服务

藏品艺术网http://www.cpysw.cn 来源:中国社会科学网2020-04-30 18:49:19 手机看新闻

当前,在全民抗疫的背景下,为提升博物馆线上的公共教育功能、丰富疫情防控期间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,全国文博场馆共推出线上展览2000余项,真正做到线上服务不打烊,实现观众足不出户在线“云看展”。

以科技应用为支撑优化线上观展体验

积极运用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技术,建立观众数据库。疫情期间,为满足公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,博物馆应针对不同年龄层段、教育背景、行为偏好的社会群体,进行多层次的数据调查、统计、评估和分析,开展线上展览定制化宣传、订单式推送,提供个性化的多种精准服务。

借助3D全景展示、虚拟现实和三维立体成像等技术手段,对展示文物进行高清图片采集、360°环拍及三维数据获取,为居家观众提供多感官的沉浸式线上观展体验。例如敦煌研究院推出的“敦煌艺术走出莫高窟——数字敦煌展”,充分运用二维图像与三维模型,打造石窟全景漫游、复制洞窟、三维塑像打印等线上展区,让观众“零距离”感知敦煌精妙的文化艺术。

综合利用图像识别、视频采集、混合定位等数字化信息技术,加快应用体验型、趣味型、易操作型的线上互动装置,增强观众的参与感、乐趣感和获得感,缓解疫情对公众造成的负面情绪。

以功能延伸为方向深化线上高值服务

博物馆线上展览应坚持以观览功能为主。当前,博物馆应积极对馆藏文物进行数字化信息处理,并通过全息影像、语音导览、全景展厅等形式,强化线上观展效果,满足观众的游览需求。例如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的“博物江西”、山东省博物馆推出的“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”虚拟展览、故宫博物院推出的“贺岁迎祥——紫禁城里过大年”等精品特展,就弥补了观众无法实地观展的遗憾,实现在家“网上云游”。

博物馆线上展览要充分延伸其公共教育功能,积极响应防疫期间“停课不停学”的号召,推出主题多元、题材多样的文化专题展览,向观众提供专家讲座、科普论坛、史料推送等线上公共教育服务。同时,拓展信息数据公共下载途径,使观众在无法实地调研的情况下,也可获取丰富的原始资料,从而提升在线观展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。

以内容生产为核心丰富线上展览内涵

首先,拓宽线上展览的范围。借鉴“全球数字国宝”“谷歌艺术文化”等成熟案例,通过平台合作等途径,整合国内外博物馆文物资源,增添贴近群众生活的特色展览内容。

其次,提升线上展览内容的价值。线上展览应突破文物展示仅附以图片和简要信息罗列的模式,融入最新研究成果,揭示文物深层次的文化内涵,释放文物资源的内在动能,让文物真正“活起来”。

最后,提升线上展览内容的时效性。根据时事热点及时更新展览内容,打造相关主题的系列特展,满足观众求新求异的需求。当前,相关博物馆应及时推出“生物安全知识”“病毒历史回顾”“战‘疫’纪念品”等主题的线上展览,为全民抗疫贡献文博力量。

以形式创新为动力增强线上推广实效

创新博物馆线上展览展示形式。为更好地助力疫情防控,博物馆应有机结合图、文、声、像等多媒体手段,将疫情防控相关知识融入文物展示当中。例如沈阳博物院推出的集历史建筑、文物精品、优美音乐于一体的电子海报日历“沈博日历”,展示了雍正皇帝御笔亲书的“平安如意”、清代文物金葫芦、大政殿舞狮等精美文物图片,并附有“勤洗手,戴口罩,科学防疫最重要”等精心配文,在文物展示之外还深化了众志成城、全民防疫的精神内核。

创新博物馆线上展览传播形式。综合运用动漫、游戏、抖音小视频、线上直播、有声读物等多种传播形式,拓展传播维度,进而增强博物馆文化传播的亲和度和传播力。例如苏州博物馆打造的“云苏博”中,推出了“山水画DIY”“明式家具拼装”“挑战四大才子”等游戏环节,寓教于乐,让博物馆更为“亲民”。

以合作交流为途径促进线上资源共享

一方面,加强馆际间合作。疫情期间,全国文博单位应加强在资源整合、文物征集、信息宣传、预防备案等应急管理工作方面的合作交流,推广知名文博场馆在公共危机下的成熟应对模式。如秦陵博物院整合全国33家文博单位共计317件精品文物,推出大型原创线上特展“平天下——秦的统一”,让观众在家一览秦文明的广博内涵。

另一方面,积极与主流媒体及互联网龙头企业合作,综合运用手机APP、微信公众号、微博等新媒体传播平台,拓宽博物馆线上展览渠道。如广东省文化与旅游厅联合腾讯打造的“博物官”微信小程序,涵盖了100家博物馆提供的近300个在线展览,提供AI语音导览、3D文物全览、全景展厅浏览等多种服务,扩大了文化传播的辐射范围。

(本文系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大学生团队实践扶持培养项目“红色博物馆研学旅游志愿服务”(WLRCD2019-043)、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“文旅融合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”(cxxl-2020112)阶段性成果)

(作者单位: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)

来源: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20年4月30日总第1918期 作者:廖嘉玮 储德平


新闻营销热线:010-87272738-801
新闻投稿邮箱:news@cpysw.cn
热门推荐:
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:
Tags:博物馆 线上服务 [ 责任编辑:赵瑞峰 ]
[ ] [ 打印 ] [ 繁体 ] [ 投稿 ] [ 收藏] [ 推荐 ] [ 举报 ] [ 评论] [ 关闭 ] [ 返回顶部 ]
上一篇桐柏山里的小小博物馆 下一篇济南市博物馆“五一”期间推出系..
帐  号: 密码: (新用户注册)
验 证 码:
表  情:
内  容:

相关栏目

最新文章

热图文章

热门文章

推荐文章

相关文章